Page 36 - 0707 中華民國中小學-科教館60年特刊-電子書
P. 36

科學教育 宜蘭縣員山國中教師



                                       老師對孩子的春風化雨 —陳淑華


                                        小記者 / 林廉興、陳依德、張竣堯、葛澐



            尊重學生想法的老師                                   能力是近年來科展重要評比的項目,該

                 任教於宜蘭縣員山國中的陳淑華                         如何將過往辛苦研究的成果淋漓盡致的
            老師引領近百位國中小學子進擊科展,                           表達給評審教授,是陳淑華老師注重的

            對她而言,在一段段難得的師生關係                            科展能力之一。她自信地說:「我們培
            中,老師是這段關係的開拓者。「我常                           養學生做的不只是科展,更是未來生活
            常跟孩子說……」這是她受訪中的口頭                           的能力。」她透過科學教育帶來的影
            禪,字字句句間流露出對孩子的關心與                           響,不只讓孩子們能夠獨當一面、獲取

            提醒,在她眼中,學生就是她的「孩                            優良的科學比賽成績,甚至使她的學生
            子」。「  我不會讓孩子空閒下來,需                          願意返鄉教書,將這分精神薪火相傳下
            要給予孩子支持時就要支持。」她認為                           去。這些皆證明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存在
            在科學教育的路途上,不會永遠一帆風                           一種微妙的關係-老師透過不斷的改

            順,而老師正是學生的強心針,無論是                           變教育方法和技巧來協助學生吸收知
            學生天馬行空的想像,抑或是常人認為                           識,而學生利用所學去追求心之所向,
            的不可行方法,老師都會保留彈性空                            這不正是教育之間的良性循環嗎?
            間,一步步引導他們探索科學方法,從                           殊榮之外,真正的收穫

            學生的視角去探究科學的知識與問題,進
                                                             「我認為孩子要對自己所學的東
            而轉換成滋潤他們思考張力的優渥肥料。
                                                        西有感覺,一定要先從認識身旁的環境
            尋常的教材,不凡的提點                                 開始。」她展開了一連串「認識家鄉」

                 「 哇!你進步很多耶!你比之前                        的科教計畫,深入所在的宜蘭縣員山
            還要好太多了!」面對容易怯場的孩                            鄉,日常中的事物幾乎都成了她計畫中
            子,她總是笑顏滿溢的給予他們勇氣。                           的原料,如:宜蘭正夯的生態瓶、瀋陽
            「像他之前說話超緊張的,在成果發表                           水草的歷史、因陶瓷原料遭開挖的山

            的時候,面對教授、評審們提問都會怯                           頭、宜蘭金棗蜜餞……她認為念書就只
            場,而訓練演說的過程很辛苦,甚至流                           是書,但藉由讓孩子解決自己家鄉的問
            淚,但之後有同學陪他,漸漸地他可以                           題,更能了解知識應用的價值與意義。
            獨當一面的去表達自己的成果。」演說                           先有比賽獲得動機,接著才去學習科





                                                      3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