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0707 中華民國中小學-科教館60年特刊-電子書
P. 92
回顧四十年教學生涯,我都是自
然老師 ( 校長親自擔任教學演示 ) ,也
因為指導學童科展,獲教育局遴選擔
任 7 年國小自然科輔導員,直至考上
校長,又奉命擔任高雄縣國小自然與生
活科技領域召集人,縣市合併後擔任國
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副召集人。經由
上述分享,個人認為落實科學教學,與
提升國民科學素養,是當前我國教育的
過實驗探究發現它存在的事實與貢獻, 主要方針,也是當前學校科學課程改
以及提出如何應用在解決生活問題。其 革發展的趨勢。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
次比賽後最重要的工作,是檢討與分 畫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享,個人將檢討會定位為「青少年高峰 Assessment 簡稱 PISA) 研究指出臺灣學
會議」,它的目的在檢討過去與計畫將 生對形成議題與論證能力較差,為提升
來;在師生檢討與分享過程中,可發現 這兩項能力,科學教師應將科學習內容
「學童的科學素養是從師生互動與探究 延伸,與生活週遭的素材結合,形成探
過程中型塑建立」,這是個人對基礎科 究議題,用以豐富科學研究內涵,提升
學教學的新認知,不但獲得科學教育學 學童科學研究能力與型塑科學素養。
術單位的肯定,同時促成個人報考科學
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的動力。在教學生涯
中除了指導小朋友科學探究之外,還利
用課餘時間投入「教育部中小科學教師
獎勵」與「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計
畫」研究,先後共獲著作、教學與調查
研究等獎勵。以上是個人從科學教學、
指導科展與教學輔導等累積的經驗,最
重要的是,在科教研究中,科學教師與
學童都提出迫切的議題,他們都認為:
「科學教師要對教材進行體驗學習,才
能勝任教學」。 23 屆生物科國小教師組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