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象圖

    最新消息

*
  • 縮小字級
  • 加大字級
  • 友善列印
  • facebook
  • twitter
最新消息
英雄出少年-2025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菁英輩出!!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於今日舉辦「2025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2025TISF)頒獎典禮,今年不僅在賽程做了調整,也是有史以來國內外最多參展件數的一年。由45位評審委員組成的評審團歷經三日、三個階段的評審,共選出包含數學、物理與天文學、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醫學與健康科學、工程學、電腦科學與資訊工程學、環境工程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等13學科大會獎以及大會最高榮譽「青少年科學獎」得主。
今年包括我國在內共有29個國家或地區(美國、加拿大、瑞士、盧森堡、捷克、丹麥、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俄羅斯、南韓、日本、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印尼、尼泊爾、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約旦、辛巴威、南非、義大利、巴西、墨西哥及澳門以及中華民國)230件優勝作品、383位學生進入決賽。最後共有國內78件、國外48件作品獲獎,並選出29件作品、51位同學將分別代表臺灣參加2025年度的美國國際科技展覽會(Regeneron ISEF)、國際科學博覽會(ESI)、瑞士國際人才論壇(ISTF)、突尼西亞國際工程與科技節(I-FEST2)、土耳其國際創新科學能源工程展覽會(Buca IMSEF)及義大科學博覽會(FAST)、巴西科學博覽會(MOSTRATEC)、加拿大科學博覽會(CWSF)、盧森堡國際科學博覽會(LISE)、巴塞隆納科學博覽會(Exporecerca Jove)、印尼世界創新科學作品奧林匹亞競賽(World Innovative Science Project Olympiad)等國際科學博覽會。
林騰蛟常務次長代表教育部特別親臨現場勉勵參展師生並頒發優良指導老師獎,今年共有5位老師獲得「連續五年指導學生參加並入選國際科展」的優良指導教師獎,次長特別感謝指導老師們長年投入心力推動,並與給予同學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才讓國內中等教育的科研成果在世界名列前茅;也謝謝遠道而來的國外師生,能與我國的青年學子切戳交流,拓展他們的科學研究視野;同時也期望社會各界能更加重視我國基礎科學人才的培育,讓更多優秀的年輕朋友能有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更好的學習環境,深耕基礎科學的研究,進而打造我國成為一個先進的科技國家,並與世界其他先進國家並駕齊驅。
科教館劉火欽館長在典禮的尾聲代表大會致謝詞時表示:今年國外隊的作品量大幅增加,除涵蓋領域相當廣泛外,品質也提升。今年參賽國家已達29國,為歷年參賽國家最多的年度,顯示臺灣國際科展已是實質具競爭力的國際競賽,同時也期待明年能有更多國內外優秀的青年科學家一同在科教館角逐獎項和榮譽。接下來一年,科教館將帶領今年選拔出來的選手們,一同前往各大國際科學賽事,讓我們一起期待他們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為國爭光!也特別感謝鼎力協辦本次活動的評審團、育秀教育基金會、崇友文教基金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映象有限公司以及建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讓今年的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可以順利圓滿落幕。
評審總召集人李文献教授講評今年度國際科展整體的學術表現時表示:今年作品的水準與往年皆有所提升,其中作品數據的完整性及口語表達也有明顯進步許多作品成果具體並具未來應用性。其中工程科今年國內報名參賽件數創新高,內容涵蓋主題多元,參賽者都能全面瞭解並應用相關理論,作品成果不僅強調學理訂定,更包括實驗設計、研究分析以及成果驗證等,皆能看出作品在發展過程中學生已培養出深厚的專業技能;而國外的作品,則是化學科件數大幅增加,且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也為臺灣學子帶來新的思考刺激。值得注意的是,行為與社會科學科今年的作品充分展現了參賽者的學術潛力與社會責任感,這些研究不僅在理論與應用間找到平衡,並提出創新且具影響力的解決方案,也彰顯了對當代社會重要議題的關注!
除了青少年科學獎以及各科目大會獎外,臺灣國際科展針對不同研究主題,分別頒發美國心理學會獎、體外生物學學會獎以及耶魯科學與工程學會獎等三項特別獎。更多「2025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參展研究成果請於臺灣國際科展官網查詢。

【探索葡萄糖作為神經影像生物標記的可行性以及解決現有技術對指靜脈影像提取的局限性分獲青少年科學獎】

  「2025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國內青少年科學獎得主分別為醫學與健康科學科的呂顥天同學,以及電腦科學與資訊工程科的林宜辰同學獲獎;而國外青少年科學獎則由動物學科、來自美國華裔的Matthew Lo獲獎。
在科學研究已經小有名氣、還有唐鳳2.0稱號,來自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高二的呂顥天同學,去年也曾參加國際科展但未受評審青睞,今年他以”Analyzing Glucose Metabolism Connectivity in Huntington’s Disease Using Dynamic Glucose-Enhanced MRI in zQ175 and R6/2 KI Mouse Models”為題,斬獲本年度青少年科學獎!由於小三即診斷出妥瑞症,其對醫學領域研究保有高度興趣。此次作品他嘗試將動態葡萄糖強化磁振造影(DGE MRI)應用於亨丁頓舞蹈症的研究,探索葡萄糖作為神經影像生物標記的可行性。研究對於腦區間葡萄糖代謝進行自動化分群,並發現不同腦區間葡萄糖代謝的連結性與已知病理一致,評審肯定DGE MRI在即時診斷和監測具高度潛力,並期許作者能夠對於模型進行更深入的驗證與探討。
來自國立宜蘭高級中學高三的林宜辰同學以作品《基於特徵解耦的視覺轉換器之指靜脈辨識模型》打敗一眾明星學校奪下青少年科學獎!他的作品旨在解決現有技術對指靜脈影像提取的局限性,為發展安全且可靠的身份辨識技術提出廣泛且實用的模型。他成功將靜脈資訊與手指影像的背景分離,並用Transformer模型技術的自我注意力機制來偵測局部與全域特徵相依性。評審肯定該作品的資料豐富且其結果亦驗證作者所提方法,並進一步期許未來能夠應用於探討如體溫等其他人體特徵,且反覆訓練,數據完整,正確率佳,因此一致獲得評審肯定!
國外青少年科學獎則由來自美國的Matthew Lo,以作品“BeeMind AI: Development of an AI-Based System to Assess Honeybee Health, Behavior, and Nutrient Effects on Learning and Memory” 獲獎。本研究建構出整合八種感測器的BeeMind AI系統,以非侵入式的方法精準追蹤蜜蜂健康狀況及行為模式。測定餵養返回率的結果顯示,水溶性C60奈米粒子能顯著促進蜜蜂的學習與記憶能力,而新煙鹼類農藥則有明顯負面影響。他多層面的實驗設計,經完善的數據顯著性檢定,成功為授粉者健康管理提供有效創見。評審們認為他充分掌握了研究主題,且提供了有效而實際的科學研究方法,結果也相當實用,因此在國外作品中脫穎而出!

 

檔案下載

「為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ODF-CNS15251為政府為文件標準格式實施計畫」,以及 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館檔案下載部分文件將公布ODF開放文件格式, 免費開源軟體可至LibreOffice 下載安裝使用,或依貴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檔案名稱 下載次數 更新日期 檔案大小 格式
001.2025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國內得獎名冊 2400 2025-01-25 16 MB 001.2025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國內得獎名冊_439.pdf (Adobe Reader(Pdf)檔案, 16 MB)
002.2025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國外得獎名冊 589 2025-01-25 5 MB 002.2025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國外得獎名冊_439.pdf (Adobe Reader(Pdf)檔案, 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