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0707 中華民國中小學-科教館60年特刊-電子書
P. 72
科展是學習旅程的一部份
新北市三峽區龍埔國民小學—龔凡凱
指導屆別 第 47、49 ~ 50、53、59 屆。
得獎紀錄 第 47 屆第三名
第 49 屆佳作
第 50 屆第三名
第 53 屆第三名
第 59 屆第二名 與國小組化學科的師生交流,彼此
向對方口頭報告。
「我喜歡旅行,但不喜歡到達目的 想的獎就不是人才了嗎?當屆科展正
地。」─愛因斯坦。 式結束之際,也就如昨天的太陽總會下
做數學科展如帶學生旅行,對我 山。「往日」已矣,你仍得趁今日的太
來說,得到作品的結論且確認無誤時, 陽當空下工作,仍須迎接明日的太陽升
旅程的終點已抵達,那時的喜悅達到最 起,在科展得到的獎項次第,我已不復
大值。之後的參展與訓練,乃行禮如 記憶,記憶的是,有的學生確實有潛質,
儀,把整套科展流程走完而已。照片 而為人師者就帶他走這一段路程。愛因
裡,我的學生報告作品給同屆參展小學 斯坦曾引用這句:「Education is what
組化學科的師生聽,他們也對我們做了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presentation,在參展競爭之中,與人交 he learned in school」「教育就是當一
流在得獎之外同樣重要,意外地,我這 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
次參展與三位指導老師互相留下連絡方 東西」學生參與科展的最大成功在於他
式,對於科展的種種,或許日後還會連 忘了科展作品內容,而帶走了研究的精
繫。沒有參與過科展的人,不會知道箇 神、態度和方法,至於得獎大小與否,
中甘苦,雖然科展的目的包含推廣科學 居里夫人曾說:「榮譽就像玩具,只能
教育以及拔擢科學人才,不過我倒未將 玩玩,絕對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將會
它看得太過舉足輕重,因為學生的未來 一事無成」,得獎一時,探究才是永恆,
有各種可能,離開科展也不應限於科學 當然我不反對做科展志在參加亦須得
界鑽研;科展比較像提供師生另一種旅 獎,純屬個人選擇,只是論往非得獎不
行的方式罷了。在學術旅途上,一個人 可的方向來說,學生不汲汲於探索、研
能走得多遠多廣,取決於自己的熱忱、 究,又何來得獎?
付出和能力,難道參加科展沒有獲得理 下一段旅程,出發!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