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科Plant Sciences060013
探討豬籠草捕蟲籠的組織結構、發育吸收與物理結構 Taiwan
紅瓶豬籠草的捕蟲構造是由膨大後的葉柄固定在莖上,再由葉柄下凸的維管束及扁平處的維管束內縮向前端延伸發育成籠蔓,緊接著籠蔓的前端再膨大並經由細胞凋亡特化出類圓筒型、封閉的「空心葉」,最後特化出無柄腺鑲嵌在內層細胞上負責分泌、消化、吸收,無柄腺旁的原生質絲直徑較一般植物大5-10倍,幫助吸收。由於籠蓋不能閉合,下雨天時籠內物質容易傾倒,豬籠草演化出「來者不拒」的捕食策略。除了紅墨水和無機物以外,不管是含氮物、水溶性、酯溶性小分子皆吸收,甚至連蔗糖及大分子的澱粉、蛋白質,都以耗能的胞吞作用吸收,這與捕蠅草指吸收小分子的含氮物質及脂溶性的物質不同。而懸吊捕蟲籠的籠蔓,更以比自身重34倍的超強支撐力,維持捕蟲籠開口向上不傾倒溢出,保持較高的自然盛載量,提升捕食競爭力。